banner
AI花生

AI花生

人称花生大士
twitter
github
follow
email

Web3社交:一場概念炒作還是真實需求?

最近 Web3 社交成為熱門話題,許多項目推出去中心化社交概念。但真的有去中心化社交的需求和基礎嗎?如果我們審視成功的社交產品,三個最關鍵的要素 —— 優質內容、大量活躍用戶和有效的長期激勵機制,目前的 web3 社交項目難以達成。

20230411_230002.jpg

優質且豐富的內容生產者在哪?#

內容豐富性方面,像 Twitter 每日產生 5 億條推文,web3 項目遠遠跟不上。Solana 上的 Magic Eden 僅 1.2 萬用戶,Farcaster 每日 posts 也只有 1000 條左右。用戶規模更是 web3 社交的軟肋,幾乎所有項目的活躍用戶都在 10 萬以下,遠不及 Web2 社交產品。

大量活躍且互動的用戶在哪?#

目前最大的 web3 社交平台 Steem,在過去 3 年裡日活躍用戶數一直在 1 萬人左右徘徊,內容產量和質量也難以和中心化社交產品相比。Minds 是另一個較知名的去中心化社交網絡,在 2018 年底剛達到 50 萬註冊用戶,但日活躍用戶數在 1 萬人以下,用戶互動和分享內容的頻率也遠不及 Twitter 等。

不是盤子,長久激勵在哪?#

長期激勵也是關鍵問題。web3 社交項目大多通過代幣激勵用戶創作和互動,但這種短期行為驅動難以形成長久社交習慣。Recast 每日帖子 activit 僅 0.3%,Farcast 更是低至 0.03%,可見代幣激勵難以長效。更重要的是,目前這些項目的激勵機制 —— 如通過贊賞和代幣激勵用戶生產優質內容和頻繁互動 —— 效果並不理想。因為代幣價格變動劇烈,而用戶也更看重平台關注度和影響力而非短期的小額代幣收益。

現實 VS 理想#

總而言之,web3 社交目前仍然是一個概念大於實踐的領域。它缺乏內容豐富度、大規模用戶群和長期激勵機制,這些是社交的三大基石。Web3 社交如果要真正落地,還需找到自己的定位 —— 滿足用戶真實需求,而非概念炒作。內容生產者、用戶群 scale 以及激勵機制,仍然是它需要解決的三大要素,這需要社交場景下去中心化技術的深度創新,目前來看還有較長的路要走。總的來說,web3 社交的概念似乎已大於現實,要成為主流還需更多實踐和探索。

載入中......
此文章數據所有權由區塊鏈加密技術和智能合約保障僅歸創作者所有。